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10月31日,化学工程学院在博观楼B325会议室召开学业导师工作会议。学院班子成员及全体学业导师参加会议。会议围绕深化班导师教育实践、精准护航学生成长、推动政策落地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专题部署。
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蔡秀亮传达了《华体会网页版班主任(学业导师)管理办法》及《华体会网页版班主任(学业导师)工作考核实施细则》,明确了学业导师的选聘标准与工作职责。他强调,学业导师要在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学风建设和学业指导、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对学业导师的考核要求作了详细解读。
副院长朱亚明就学业导师工作的具体推进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构建“理论+实践”双轨指导体系,鼓励学业导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团队,依托大创项目等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二是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定期检查谈话记录、听课及班会材料,开展学生满意度调研,不断优化导师工作实效;三是推进分类指导,针对考研、就业、创新创业等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实施个性化引导,精准对接学生成长需求。
院长李晓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班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协同联动,建立学生成长动态台账,对学业困难学生实施“一人一策”跟踪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同时,要构建“学业预警—干预—提升”闭环管理机制,对出现挂科或学习状态下滑的学生及时开展谈心谈话,联合辅导员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助力学生尽快回归良好学习状态。
党委书记董德在总结中强调,学业导师要当好学生专业成长的“领航者”和“贴心人”,通过高频次交流与精准帮扶,密切师生联系,既要关注学业进步,也要守护学生全面成长。他号召全院教师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细微处入手,聚焦关键环节,以持续的小改进推动育人质量实现大提升。
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学业导师工作的重点与方向,为学院深化育人模式改革、扎实推进“1+3+2”教育教学体系、持续强化学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