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鞍山钢铁现代冶金产业学院“工程师进课堂”系列活动—《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10月30日,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让学生更加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如何更好的在工作学习中实现学以致用,材料与冶金学院积极落实“引企入教”改革,特邀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中厚板产品研究所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张宏亮讲授了《材料现代研究方法》课程。材冶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及青年教师等几十余人参加活动。

张工讲授的主题为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在钢铁材料研发中的应用,很好契合了《材料现代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目标,为师生带来一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产教融合课堂教学。9%Ni钢因其在-196℃超低温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低温韧性、低温抗开裂性,被广泛的应用于LNG储运设施的建造。在鞍钢实现9%Ni钢国产化生产以前,9%Ni钢完全被日本等国外企业垄断,一度成为制约我国能源建设和发展的卡脖子原材料。通过产学研用紧密协作和深入研究,突破了包括冶炼、连铸、轧制、热处理、产品磁污染控制、低温韧性机理、预制加工等一系列工艺技术难题,实现了包括9%Ni钢在内的全系列镍系低温钢稳定生产,应用于16万立方及以上大型LNG储罐的建造。

材料与冶金学院积极推动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体现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产业学院建设原则,坚持“真融合、真实践、高质量”的培养模式,弥补“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