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这是鞍钢鲅鱼圈405 m²烧结机,今天的《炼铁学》课就从这里开始。”10月28日早8:00,材料与冶金学院“工程师进课堂”系列活动迎来第二位企业导师——鞍钢集团烧结领域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杰,为2023级2班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讲授《炼铁学》校企共建模块《鞍钢股份烧结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把烧结机当成大型实验装置!”刘杰以鞍钢鲅鱼圈两座405 m²烧结机画面开场,围绕“厚料层、低漏风、智能化”三大关键词,系统解析了900 mm超厚料层烧结、在线漏风智能监测、蒸汽预热混合料等关键技术。课堂现场,他展示了国内首套“烧结机漏风率云图”,学生发出阵阵惊叹。借助真实生产数据,刘杰带领学生完成“厚料层烧结热平衡”随堂计算。
“第一次感觉教材上的RDI指数就在眼前!”有同学课后说。为了让理论知识与生产场景无缝衔接,校企双方提前共建教学案例,学校教师拆解成4个课堂任务,实现“企业出题、课堂求解、产线验证”的闭环教学。同学们感叹,以前觉得烧结工序很传统,今天才发现它可以这么智能、绿色!一场工程师进课堂,既带进了前沿技术,也放飞了青春梦想,在华体会网页版校园奏响产教深度融合的新乐章。
本次“工程师进课堂”活动是推进鞍山钢铁现代冶金产业学院建设的又一抓手,“让工程师站主讲台、把课堂搬进生产线,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零距离”。

